2015年11月17日上午,本所2015-2016学年第2次Journal club学术活动如期举行。本次活动由李大琪博士做主持汇报,刘娇博士做文献剖析。
李大琪博士的主持汇报首先回顾了本所近期的重要新闻与科研活动;然后汇总介绍了全体同学近期内的工作动态与研究进展;详细介绍了刘卫敏老师、于荣荣博士、刘耀明博士近期的研究成果。主要内容包括:CDA基因干扰后,飞蝗表皮微观水平差异的电镜图片、几丁质含量测定及免疫组化结果;中华稻蝗马氏管内晶体成分测定结果。随后展示了韩鹏飞老师和李应龙同学对蝗虫微量注射器的改进,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与热烈讨论。汇报最后对实验室养虫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,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。本次汇报对飞蝗规范养殖有很大的帮助,为实验室建设添砖加瓦。
刘娇博士分享了近年来发表于PNAS刊物上与P450基因分子功能相关的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。内容包括:赤拟谷盗CYP6BQ9基因对杀虫剂溴氰菊酯代谢机制研究;烟草天蛾CYP6B46基因转运烟草中尼古丁及利用其防御天敌的机制研究;珀凤蝶与美洲棉铃虫同源基因CYP6B1与CYP6B6的不同导致两种昆虫食性差异的机制研究。随后,刘博士还简介了P450基因在昆虫激素合成途径中的功能与作用,该篇文献系统回顾了昆虫P450基因研究领域重大进展,展示了该家族基因的研究动态,详细阐述了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先进方法与技术。刘博士的文献剖析对我所该领域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获得本所师生的一致好评。